“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整個園區的企業都奔走相告,終于等到了這一天。”浙江溫州羽茜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女士接過環保專管員關于環評文本的修改意見,欣喜地說。
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改”項目,《溫州市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規范管理改革方案》近日在溫州市鹿城區率先正式實施,鹿城區有2800余家企業將可補辦環評。
據了解,鹿城區的工業企業以制鞋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鞋都工業區,共有制鞋及與制鞋相關的企業1500多家,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8%。作為支柱產業,由于功能區劃、規劃、土地規劃不符合,以及規模偏小、環境保護主體意識不強等原因,鞋都范圍內大部分企業存在環保手續不全、治理設施不完善等環保缺陷。
“根據二次污染源普查,全市工業企業環評執行率僅僅在15%左右,而我們鹿城區也不過只是在17%。”溫州市生態環境局鹿城分局審批科科長葉青山介紹,根據生態環境部的要求,所有工業企業要在2020年12月底之前完成環評審批(備案)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全面清理全市生態環境許可證手續不齊備的工業企業,切實做到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覆蓋。2021年開始,無環評審批手續,無排污許可證的工業企業將一律關停。
“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加快工業區建設,形成集聚效益,鞋都工業區的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考慮衛生防護距離,導致zui后出不了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溫州市生態環境局鹿城分局雙嶼所所長周策說,在環評技術導則修改以前,無環評審批已然成了企業發展的“緊箍咒”。
此外,鹿城工業區原來是工業用地,但到了2016年之后,控規調整為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但是工業區及工廠還在。因控規調整,也導致部分企業辦理不了環評。
要發展、要效益,環評手續辦理勢在必行。未經環評審批的企業隨時有被關停的風險,給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在鞋都3期潘岙村,就有60家制鞋企業。由于對環評不了解也不重視,當時大部分企業未取得環評審批手續。由于未批先建,2017年,有幾十家企業收到了罰款通知單。
“我們也想過做好治理設備,但沒有環評,設備無法上馬,一檢查就要罰款,企業成本太大了。”馬女士說,環評手續準備自己早就弄好了,但環評中防護距離要求一直達不到,而這種情況,在整個園區有很多企業都有碰到。
《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增對未落實環保對策措施、環保投資概算或未依法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的處罰,規定了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將原來僅對建設單位“單罰”改為同時對建設單位和相關責任人“雙罰”,還規定了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產或關閉等法律責任。沒有環評審批,就意味著沒有合法身份,園區的鞋老板們愈發擔心被處罰被停產。
拿不到環評,企業就得搬走。但制鞋企業不在鞋都做鞋,還能去哪里?考慮到歷史和現實原因,從去年底開始,鹿城生態環境部門開始對轄區企業開展了摸底,現場走訪企業聽取企業主的心聲,并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改”項目。
“作為基層站所,在這么重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我們一直在上下奔走,聯合多家力量為企業謀出路。”周策說。作為鞋都工業園區的管理人員,也是鹿城區人大代表,潘岙村村委會主任戴顯勇,針對企業的擔憂,也與環保等部門溝通、反映,并于今年區兩會期間提出了《關于對鞋都制鞋企業環保問題處置的建議》。
在各方努力下,溫州市生態環境局于今年初起草并經過多方討論,多次修改完善了改革方案,6月報批溫州市委、市政府,9月中旬通過市深改委審議并聯合發文。這意味著,鹿城2800多家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拿到環保審批的企業可以享受改革紅利,能更便捷地拿到環評手續。與此同時,也要求企業投入治污設施,通過治理,做到達標排放。
在《方案》印發前的7月份,鹿城生態環境部門就通過座談會、推進會的方式與行業協會、企業面對面交流,做好宣傳、咨詢和服務引導工作,讓企業知道改革帶來的紅利。記者了解到,10月8日,溫州市生態環境局鹿城分局已向轄區內88家企業發放了現狀評估備案文件。目前,鹿城轄區內有1000多家企業正在做環評的前期準備工作。
除了紀委,這些單位也有權進行問責說到問責,溫州出臺環保行政許可改革方案很多人di一反應就會想:“這是紀委的事兒”。然而,問責真就只是紀委的事兒嗎?當然不是!…【詳細】
2020年考研今起預報名 這些信息考生要注意對廣大考生而言,行政許可網上報名是參加考研的起始點。那么,為何要在正式報名前設置預報名、二者有何區別?在填報報名信息時,考生又該注意些什么?…【詳細】